“桥都”重庆又一大桥合龙 系“中国首座”******
中新社重庆1月12日电 (张旭)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李家沱长江复线桥于12日顺利合龙。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表示,该桥为中国首座公轨同层非对称性布置的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。
图为李家沱长江复线桥合龙仪式现场。 陈超 摄李家沱长江复线桥为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控制性工程,全长1306.2米,于李家沱长江大桥上游侧约52米处平行跨越长江。主桥采用主跨454米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,全桥共160根斜拉索。
据投资方之一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介绍,李家沱长江复线桥主梁采用钢箱梁结构,划分为94节段,标准梁段重247吨,最大梁段重407.9吨。首片钢箱梁于2021年11月起吊,历时400多天完成全部钢箱梁吊装。
李家沱长江复线桥合龙仪式现场。 陈超 摄据悉,面对景观与老桥匹配性不高、地形限制等难题,大桥创新性地设计为路轨同层布置,一侧为四车道市政道路,一侧为城市轨道交通。重庆市桥梁协会副会长、重庆纳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强认为,该布置让视野更开阔,与周边环境更协调,交通组织更合理。
重庆是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桥梁委员会认定的中国“桥都”。据重庆市桥梁协会统计,截至2022年底,重庆“三江”(长江、嘉陵江、乌江)上已建成特大桥128座。
李家沱长江复线桥。 陈超 摄这其中,轨道交通大桥就有不少。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统计,重庆中心城区已建成轨道交通大桥13座,其中通车(含轨道专用和公轨两用,公轨两用需公路、轨道交通均通车)的有10座,还有一批正在规划和建设中。(完)
宁夏2022年科技成果登记数量突破800项****** 中新网银川1月30日电 (记者 李佩珊)记者30日从宁夏科技厅获悉,2022年,宁夏科技成果登记数量首次突破800项,达到802项,较上年增加174项,同比增长27.7%。 经统计分析,宁夏科技成果中,应用技术类成果仍然占主导,达到628项、占78.3%,同比增长7.9%,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应用步伐加快。财政科技计划项目产生的成果大幅增加,达到542项、占67.6%,同比增长26.0%,科技项目完成质量和成果产出水平明显提升。同时,宁夏各企业完成的科技成果有389项、占48.5%,涉及授权专利有703项、占授权专利总量的58.8%,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夯实。目前,中青年科技人员成为宁夏科技创新的生力军,从登记科技成果涉及的人员年龄看,45岁以下的完成人员共4965人、占比达到65.58%,中青年科技人员在技术创新团队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。 近年来,宁夏不断加大科技成果汇交与应用,先后两次修订了科技成果登记管理办法,优化升级了科技成果登记系统,实现了科技成果登记线上申请、线上审核、登记证书电子化办理,极大地方便了科技人员办理科技成果登记业务。 据统计,宁夏科技成果年登记数量已由2018年的229项增长到2022年的802项,年均增长37%以上。(完)
|